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第11期 加入學習計畫
目錄

大德法語
共修研學
啟蒙園地
活動報導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三)
道源老和尚講授

修行上來講的是佛的字義,再講佛的為人;佛就是我佛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生在印度迦毘羅國。印度在佛出世的時候,國家很多,到佛涅槃的時候,就有十六個大國來分佛的舍利子,可見當時國家很多。佛降生在迦毘羅國,他的父親叫淨飯王,母親叫摩耶夫人。

釋迦牟尼佛到十九歲的時候想要出家,他為什麼要出家呢?他原是一個太子,將來是要做國王的,在公案上講他去遊四門,第一天先出遊東門,看見一位老人衰弱困苦。第二天又遊南門,看見一個病人受了病苦。第三天遊西門,看見一個死人,更苦,人為什麼要老、要病、要死?沒有辦法解決!雖然貴為國王,也免不了老、病、死苦,心裏要想解決的問題解決不了。到第四天再遊北門,看見一個出家人服裝與平常人不一樣,手裏拿一錫杖,問他是什麼人?他說我是一個沙門,〈沙門就是出家人〉「沙門做什麼事呢?」 「我要用功」,「修行用功做什麼呢?」「我要了脫生、老、病、死苦。」這一句話正好說到他(釋迦佛)的心裏,「我這兩三天,看見老、病、死苦,你怎麼又加一個生苦呢?」這個沙門(出家人)又講:「老、病、死苦都由生苦而來,要是你不受生,不出生,那來的老、病、死呢?」這一聽更是高深了,「你了脫生死,有什麼證明呢?」這一位沙門(出家人)把錫杖一振,騰空而去,不見了。太子心想:「喔!那個人真是得了道,非出家不可,不出家不能了脫生、老、病、死苦。」

於是太子就要出家,到了十九歲出家,出了家先去參學仙人,印度講的仙人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神仙,第一個仙人道行很高,他修到四禪定。太子去親近他,把他的四禪定都學好了,感覺到不是究竟法。於是再親近另一個仙人,這個仙人道行更高,他得到非想非非想定,太子親近他也學會了非想非非想定,也覺得不是究竟法。於是再到雪山修行苦行,每天吃一麻一麥,修行了六年,感覺到苦行也不是究竟法,於是由雪山下來,到尼連河去洗澡,洗了澡上來遇見牧羊女,供養他一碗乳糜,乳糜「乳」是牛奶,糜是稀飯,供養他一碗牛奶稀飯。太子吃了,身體有了氣力,於是走到了菩提樹,在樹下打坐入定七天七夜,到了臘月初八,天快亮的時候,忽然間看見東方出了顆明星放著星光,一下子大徹大悟成了佛道。這就是「夜睹明星成正覺」,由太子而成為釋迦佛。

釋迦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歲證道,證了道以後就說法度眾生。說法四十九年,到了八十歲入涅槃,以後由諸大弟子把他四十九年所說的法結集成經藏,流傳後世。到現在我們研究的佛經,都是釋迦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妙法。

講到這裏,都是講釋迦牟尼佛的為人。他這一生一共住世八十年,我們研究佛的成道,知其皆是示現,成佛都是示現,其實他過去修行了三大阿僧祇劫,把成佛的功德都修圓滿了,就等眾生根機成熟再到人間來度他們。那麼我們再研究佛之示現,為什麼不示現在天國呢?為什麼要示現到人間來?這道理很重要。

三界以內六道凡夫狀況是「諸天勝樂,修羅方瞋,三惡道苦無間斷,可以正心理,趣菩提者,唯人道為得」。這六道的眾生,諸天不好修行,他的樂事太多,天天享受五欲之樂,天上的五欲之樂為妙欲,跟我們人間五欲不同。所以他享受這個妙欲之樂,而不肯修行,叫做「諸天勝樂」,障礙修道。「修羅方瞋」修羅有天之福卻無天之德,動不動就發脾氣,就是動瞋恨,瞋恨眾生,動不動就打仗,他不能修行,不能用功,所以是「諸天勝樂,修羅方瞋」,這兩道都不能修行。三惡道的眾生苦無間斷,受苦沒有休息,沒有時間來修行。地獄的眾生,都在刀山、劍樹、火湯、爐炭中受苦,無間地獄的一日一夜,已歷萬死萬生,那有時間修行?所以是「苦無間斷」。餓鬼常受饑餓之苦,不能修行用功。畜生道好一點,但是愚癡成性,受愚癡之苦,也不能修行用功。三界以內的六道中,我們人道跟畜生道相通的,畜生我們常常看見,牠為什麼不能修行呢?愚癡成性嘛!〈未完待續〉

 

 

 

 

 

勸發菩提心文(十一)
心爾

同樣地修行得到世間快樂就滿足;例如家庭改變、和樂融融、升官無障礙、賺許多金錢就覺得修行很有感應,唉!氣度這麼小,怎麼這樣就滿足了,豈不與公子重耳一般。以上是序分第一段「先敘修行心願為本」。

序分第二段「敘發心去取須明」:「當知發心立願,損益利害所關,若不得明眼師家指示,不修正道,危殆孰甚,省庵大師,為宗教大善知識,其所開導,必可依從;若遇邪師邪教,令發邪心邪願必致墮落。」

發心行相有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須好好認識清楚,若能朝向正真大圓行相,就是我們的成就相。反之若趨向於邪、偽、小、偏,不但修行墮於二乘乃至於其果共在人天,更有甚者,越修行越墮落,那就是不善修行,不但一生勞苦,而且沒有代價,所以剛開始修行時,就要講究行相的差別,內心有所取捨。

一般說修行不要取捨、不要分別,是錯誤的概念,以菩提心而論就要好好的取捨,捨非法取如法,取捨很重要,取捨之道,蕅益大師說:「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同」捨下取上、捨三賢取十地、捨十地取等覺、捨等覺取妙覺,到上無可取、下無可捨,叫不取不捨,不是剛開始修行就不取不捨,這是癡相無明。當知發心立願、損益利害有關、取得對就有益有利,取得錯就有損有害,但是要如何取?若不得明眼師家指示,不修正道、危殆孰甚、誰是明師?省庵法師為宗教大善知識,其所開導,必可依從,勸發菩提心,為何要按照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的方向?因為他本身就是善知識,若遇邪師邪教,令發邪心邪願,必致墮落,古德云:「一盲引眾盲,相牽墮火坑」豈不悲哉!

去邪取正:

邪:「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不究自心,一般修行人會說我不是向內而修嗎?先問自己所染著的外務有沒有在對治,再來說有沒有探究內心,有沒有在增上自己內心的德能,對外務的染著、外境的執著都不肯放捨,說不上在究內心。外務指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這幾個是外務,外務多並不是事情很多,事情少也叫外務多。辦事的重點在:「我得了多少好處?對方對我有多重視?」乃至於現世的安樂能不能透過努力而得到?未來人天安樂的果報是不是也能透過努力而發起?以上這些皆是外務。佛法不是說求未來果報嗎?不求未來果報,眼前修學佛法又是種什麼因呢?出世的果報與成佛的果報是要需求的,且要多種其因。而對世間的果報(三界果報特別是人天安樂)都不要在意,心思要用到這裡,利養名聞或現世的欲樂都要捨執,此很微細,不易察覺。利養名聞,現世欲樂叫三塗道,望未來的果報叫下士道。三塗果報都在我們做事當中不知不覺已種其因,心求名聞利養現世欲樂,可是眼前也在做善事,照樣墮三塗,因為:〈一〉事相雖善,心態卻假,以心態來招感果報,這是佛法與外道不共正見之所在(佛法談緣起法,而緣起起於心,此與世間不共)。〈二〉在事相縱然是善,但內心未對私情對治,反而滋潤自己的自私情見,所以有些善法表面上是濟人,其實不見得,這要觀修到內心才知道。

對利養名聞恭敬與現世欲樂,若不予對治,在做善業而未得其所願,彼善法不但不做,而且發起的惡業更強,否定善法的力量更強。有些人一生佈施,而致窮苦,一定覺得佈施沒有用,以後絕對不佈施、不學佛了、不皈依了,那力量更強,這種否定三寶,否定業果,否定聖言量的心態,比修學善法、修學業果、皈依三寶的力量更強,引發三塗果報力量當然很大,修行如果沒有好好對治這些心態,都不算是修行人。故外務也者,乃在事相中求得多還是少,不要以為修行不可外務多,就什麼都不要做,回去好好念佛。回去好好念佛若不探究其理,或內心求名聞利養、執著一天念幾萬聲、起慢心,如此還是但知外務,大師對外務的看法是這樣。

    如何去邪取正?敘發心去取須明,去邪取正,捨偽取真,此乃為凡夫開正眼;回小向大、捨偏趣圓乃兼為菩薩二乘指示。「既不求名聞利養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為了自他生死而發菩提心,希求成佛以度眾,名為正,吾人於生死中妄分苦樂,為求種種的安樂而發展種種的欲望,眼前以善事來達成所求之安樂,固屬可惜,以惡事來達成更是不可原諒。這樣的修行一生勤苦終無所成。故興辦善法,須內心清淨、目標高遠,下手實踐的時候又義無反顧,精進不懈,廣結外緣時也能講究善惡之別,這些概念對修行幫助太大!〈未完待續〉

 

談教育(六) 親仁
願度

  

我們要培養自己完整的人格,必須從在家孝順父母、出外尊敬師長、愛護年幼者開始;在日常生活中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說話辦事要說到做到,處處為他人著想;我們若要達到以上目標,就必須向有道德有仁心的人學習,讓他來指導我們並改正我們的過錯與毛病。

  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仰賴三種人給我們的幫忙才得以成就。第一就是需要老師讓我們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學習的方向正確無誤,以及正確的學習,充實自己的德學。第二需要有好的朋友,可以規勸我們的錯誤,加強老師引導我們的觀念;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若與好的朋友親近,我們慢慢也會被影響,成就好的品格。第三是父母很辛苦的提供我們生活所需的一切,讓我們可以安心的學習,建立人格與學問。因此,我們真的以培養自己的品格、道德、學問為目的,就必須親近有仁德的人,讓自己慢慢變成與他一樣。

  同樣都是人,卻有很多不同的類別,有孝順的人、有勤快的人、有懶惰的人、有體貼別人的人、有貪心的人、有喜歡生氣的人、有乾淨的人、有髒亂的人、有仁德的人、也有殘暴的人;對於所有的人,不管貧富貴賤,賢與不肖,我們內心都要心存恭敬,重要在能分辨出誰是真正的仁者,才能親近他,進一步向他學習。就一般來說,跟著潮流走的俗人佔了大部份,而有仁德的人卻顯得稀少,所以我們必須了解有仁德的人他平常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從這當中去辨定仁者,以找到自己的老師與朋友。

  對於一位真正的仁者,他都是自己以身作則,因此在事項當中他能知道對錯的標準,所以大家都會很恭敬又害怕他,恭敬他是因為他作事不隨便、一絲不茍,害怕他是因為自己在仁者面前無法掩飾自己的過惡,因此對他敬畏有加。仁者說話不會故意隱藏扭曲而一昧地討好別人。論語上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就是說:一個人說話故意裝飾得很巧妙,臉色也顯得格外美好,一味向人示好,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心的呀!禮記也說:「禮不妄說人。」是說合禮的君子是不會隨便取悅於人的;所以我們可以學習觀察,一位仁德的君子,必然是心口合一,絕無曖昧求榮的臉色態度。

     若我們知道仁者在日用平常表現的態度,我們就能判別斷定那一些人是仁者,那一些人不是仁者,接著我們就可以去認識並親近有仁德的人,好好的保握機會,把他們尊為老師或當成好朋友,在學問品德及辦事上,認真向他們求教請益學習,自然能改過遷善,提升自己的人格。自己的品格一天一天的進步,過惡一天天的減少,遠離了所有的痛苦,得到了真正的快樂,總之透過仁者的教學與提攜,讓自己在困難中懂得克服,學習成長,在制伏自己的情緒中得到喜悅,在幫助別人中得到成就。

     若我們無法辨別誰是有仁德的君子,和仁者擦身而過,那就非常可惜了;又或者雖然認識了仁德的君子,而沒有好好把握機會認真學習,漸漸失去自我反省的能力,那更是可悲!因為沒有反省自己的過惡,長養自己的德學,幫助他人;而慢慢疏遠了仁者,成天與不仁的小人混在一起,變成不喜歡作功課、念書、作家事,而成天打電動、上網路交談、逛街、買東西等等,自己還感到志趣相投,而不自覺培養自己塘塞、不負責任、信口開河、說謊的壞習慣,做出許多的壞事而不可自拔。

      以上是就自己品格提升方面而說須要親近有仁德的君子,再說到要辦好利益大眾的事業,也要恭敬對待有賢德的官員,並結交有仁德的知識份子。如此一來,有賢德的官員全力護持,又能得仁人志士的協助,好事怎能不成就呢?

 

鴦崛摩羅的故事
編輯部整理

     鴦崛摩羅(指鬘)為憍薩羅國王國師的孩子,生來相好莊嚴,長大後就在舍衛國婆羅門的教團裡,由於他外貌非常俊秀,他的師母常想引誘他,卻被他拒絕,因此惱羞成怒、反咬他一口,向他師父告狀說鴦崛摩羅侮辱她,師父盛怒之下決定要報復他,可是一想自己非他的對手,因為鴦崛摩羅  生來就俱有魁偉的身材與過人的智力,因此就想了一個惡毒的計劃:他告訴鴦崛摩羅只要殺死一千個人並且把這些人的手指砍下來做一串項鍊,就可以升天,說完後就將一口利劍授與鴦崛摩羅。

      由於他相信師長的話,以老師的教訓為是,並不覺得殺人是件罪惡的事,所以就帶著老師所賜之利刀跑至街上,逢人便殺!起初大家都不知道其故,還和他打招呼,不知一走近他,就卡剎一聲,人頭墮地!他已變為夜叉惡鬼,他兇露的眼光,滿身的血斑,倒豎的頭髮,沒一處不變成兇惡的醜態。因此,大家都只顧閃避逃遁!舍衛城已被他攪得滿城危恐,人心驚惶,戰戰競競,坐立不安,官府也拿他沒辦法。

     某日佛陀,到舍衛城托缽後,便出了郊外,向著兇賊所出沒的地方來。牧牛人、農夫看見佛陀到來,就大聲喊呼:「沙門!不要往那裏走呀!那邊有一個叫做鴦崛摩羅的兇賊呀!那個傢伙太殘忍,殺人不貶眼呢!聽說,殺了人就切斷其指頭,用絲線穿起來,當做首環帶在身上!不要往那邊走呀!」

       但佛陀保持沉默,並沒有聽他們的話,一直往那條路走進去,因為他知道此次便是鴦崛摩羅得渡的因緣。這時鴦崛摩羅己經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了,且差一個人就滿一千人了。不一會兒,原本正打算殺死自己母親湊滿一千人的鴦崛摩羅看見了佛陀,他就尾隨佛陀,想要趕上佛陀把他殺掉,但說也奇怪,無論怎麼走,鴦崛摩羅卻追不上在前徐緩走著的佛陀。壓抑不住焦急,鴦崛摩羅就大叫請佛陀停下來,佛陀停了下來,回頭向鴦崛摩羅道:「我停止步了。鴦崛摩羅!你也得停下來!」

        這句話,似有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搖撼了鴦崛摩羅的心。止步與止惡,同是一句話。鴦崛摩羅向佛陀喚著「止步」,佛陀則向鴦崛摩羅喚著「止惡」。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鴦崛摩羅的心。有一首偈,則記著鴦崛摩羅的這個感慨:「有人以杖正道,又有以鉤、鞭正道,佛陀不用刀杖,徒手調伏我。」

     鴦崛摩羅,即就地跪伏,乞求佛陀收他為弟子。不久,鴦崛摩羅住在衹園精舍的事,一人傳百人,終於轟動了整個舍衛城,拘薩羅國波斯匿,威風懍懍,即帶著五百騎兵,到衹園精舍來想要捉拿鴦崛摩羅,但發現鴦崛摩羅已成為一個莊嚴的比丘了,國王頓感佛陀教化力量的不可思議。

      其後,鴦崛摩羅即跟別的比丘一樣,走進舍衛城街上去托缽。看見鴦崛摩羅的姿影,有人向他擲土,有人向他投石,有時頭部受傷,有時毀了衣裳。佛陀看見臉部流血的鴦崛摩羅,悄悄地安慰他道:「聖者必須要忍受。鴦崛摩羅,你必須忍受。如今,你在償還從前所犯的惡業呀!不要畏怯,勇往直前吧!雲散月現,將光照一切!」最後鴦崛摩羅終於證得羅漢果。

     從此處我們可知當一個人向不好老師學習,就會引導他去做壞事,就像鴦崛摩羅向惡師學習,就會受到錯誤的引導像他以殺師長,找對了方向,自己又肯努力學習老師所傳授的一切,很快就能讓自己成功,所以選擇好的師長與朋友是我們成就人格的唯一關鍵。

 

義工心得
心達

 這一次的啟蒙教育是我們這個團體第一次的嘗試與學校合辦,也是我們分散在各地蓮友頭一遭的併肩努力,其中的困難及辛苦是可想而知,但一切都被我們的誠意化為甘泉。

咱們的辛苦所為何來?為的是什麼?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孩子們能受教,助成社會的安定,民風的純厚,乃至國家的長治久安,更重要的是教法能住世,法輪能常轉,眾生方能得度,而往往利他之中先得自利,此菩提意樂一發,自他皆得殊勝利益。

為能利益眾生須在團體和合辦事,此乃一門很深的學問,大家來自不同的環境階層、觀念;內心的意樂、作事的加行彼此不同,所幸的是我們有共同的目標,依止共同的法門,共同的傳承為我們的依止,所以每當對境時或有不合我意時應當反求諸己,看每個事相的角度不能八面玲瓏(體相用因緣果事理),才會生起種種煩惱,可見皈依的力量弱,治惡法的力量弱,惡念才相續增長,且善業的力量也弱,三人行不能當成必有我師,見賢思齊,見不賢即內省的力量薄弱所致。

再來我們要仔細思惟,當我們彼此認識久了,共處的時間長,愈來愈熟了,各種的活動參與多了之後,是否臨事而懼之心漸漸消失,彼此的恭敬變為俗套,又感覺好像自己都懂了,自己都會了,該做的也都做了,然後每天面對相同熟悉的事情和人在心中不知不覺就對法對師長愈來愈沒有希求心,沒有淨信心。

在此情況下,有時候我們還會盜竊師長三寶的功德,也就增長自己的慢心,名利心,如此一來依止就不清淨了。如果用心去反省,從事相上來看,就可以看的很清楚。比如每年的供僧打齋,每次的法會、放生、研學、助念、拜訪蓮友及每年的啟蒙活動等,意樂是什麼?反正今天沒事嘛?抑或因大家都要去,我當然也要去,聚會時大家喜氣洋洋,參加法會的意樂根本不見了,只是形式上隨波逐流,應付了事。乃至於參與每個活動時,各位不妨再想想,所抱持的意樂對不對,是不是用應付的。以往工作上大家都會分配完成,大家好像很容易在事相上應付了事,對真實的活動意義,大家所共同的目標理想,意樂上逐漸在減弱,似乎沒有把心投入在這邊,如此領受法會,三寶加持的力量也就慢慢沒有了。

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到每個人的內心,因事情做多了,做久了,習慣了,慢慢都會產生這種現象,剛開始的好樂、新鮮、誠敬也不見了。因此我們要求自己盡心參與,每個法會活動的各組運作,乃至環境的整理、廚房的雜務等一直埋頭苦幹,雖然每天同樣要做很多事情,除此之外還要去瞭解整個活動的進展,甚而整個活動的全部,對每個部門都瞭解才能有所覺受,同行之間互相打氣加油,瞭解大眾的狀況以及問題,將我們的士氣整體帶動起來,每次的活動都要把心房打開,看看團體、師友的功德。    

一個成功的活動絕對不是單靠理論而是當中午他們吃到色香味具全且熱騰騰的飯菜,感受幕後工作者的那份心,所以實際上活動的成功真正的關鍵是每一個參與者的這份心,為團體為了眾生而付出這份心。     在此祈求師長三寶的加持,讓這份心得到無限大的回饋,從而提昇自己。希望透過這次啟蒙班的因緣,我們有更新的方向,也能更落實,在菩提道上及行持上更往前跨一大步。

 



    0:00
    0:00